BIO Asia–Taiwan 2023 亞洲生技大會
BIO Asia–Taiwan 2023 亞洲生技大會
≡
ENGLISH
中文
亞洲生技大會
關於亞洲生技大會
籌備委員會
國際委員會
聯絡我們
會場資訊
註冊方案
活動一覽表
註冊方案
論壇議程總覽
2023 活動一覽
2023 議程總覽表
2023 亞洲生技論壇
2023 公司展望說明會
2022 亞洲生技論壇
2022 區域合作論壇
2022 Focus Symposia & Workshop
商機媒合會
一對一商機媒合會
2022 參與公司名單
展覽資訊
展覽介紹
展覽平面圖
參展廠商列表
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媒體露出
2022/6/8-「串接亞洲生技價值鏈」邁向國際創新融合之路
2021/11/4 亞洲生技大展生技產業龍頭650廠商、1600攤位 搶攻疫後千億商機
2021/7/23 聚焦先進免疫、細胞、基因治療! 生醫最新技術奪目
2021/7/22 疫情中生技產業再出發!生醫產業防疫能量整備
2021/7/21 《2021 BIO Asia Taiwan 亞洲生技大會》今開幕
2021/6/17 亞洲生技大會 「全線上」如期舉辦
2021/6/6 2021亞洲生技大會如期舉行 疫情中生技產業再出發
Banners
贊助與合作夥伴
贊助資訊
2022 贊助與合作夥伴列表
2023 贊助與合作夥伴列表
住宿&交通
住宿資訊
簽證資訊
展館與交通資訊
台北旅遊資訊
同期會議
亞洲生技大會
〉
關於亞洲生技大會
籌備委員會
國際委員會
聯絡我們
會場資訊
註冊方案
〉
活動一覽表
註冊方案
論壇議程總覽
〉
2023 活動一覽
2023 議程總覽表
2023 亞洲生技論壇
2023 公司展望說明會
2022 亞洲生技論壇
2022 區域合作論壇
2022 Focus Symposia & Workshop
商機媒合會
〉
一對一商機媒合會
2022 參與公司名單
展覽資訊
〉
展覽介紹
展覽平面圖
參展廠商列表
新聞中心
〉
最新消息
媒體露出
2022/6/8-「串接亞洲生技價值鏈」邁向國際創新融合之路
2021/11/4 亞洲生技大展生技產業龍頭650廠商、1600攤位 搶攻疫後千億商機
2021/7/23 聚焦先進免疫、細胞、基因治療! 生醫最新技術奪目
2021/7/22 疫情中生技產業再出發!生醫產業防疫能量整備
2021/7/21 《2021 BIO Asia Taiwan 亞洲生技大會》今開幕
2021/6/17 亞洲生技大會 「全線上」如期舉辦
2021/6/6 2021亞洲生技大會如期舉行 疫情中生技產業再出發
Banners
贊助與合作夥伴
〉
贊助資訊
2022 贊助與合作夥伴列表
2023 贊助與合作夥伴列表
住宿&交通
〉
住宿資訊
簽證資訊
展館與交通資訊
台北旅遊資訊
同期會議
〉
ENGLISH
中文
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媒體露出
2022/6/8-「串接亞洲生技價值鏈」邁向國際創新融合之路
2021/11/4 亞洲生技大展生技產業龍頭650廠商、1600攤位 搶攻疫後千億商機
2021/7/23 聚焦先進免疫、細胞、基因治療! 生醫最新技術奪目
2021/7/22 疫情中生技產業再出發!生醫產業防疫能量整備
2021/7/21 《2021 BIO Asia Taiwan 亞洲生技大會》今開幕
2021/6/17 亞洲生技大會 「全線上」如期舉辦
2021/6/6 2021亞洲生技大會如期舉行 疫情中生技產業再出發
Banners
2022-07-29
串接亞洲生技價值鏈!BIO Asia –Taiwan亞洲生技大會盛大登場
今(22)日,2022 BIO Asia –Taiwan 亞洲生技大會在台北南港展覽二館暨線上活動平台同步盛大展開!活動首先由「亞洲生技論壇」揭開序幕,由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副總統賴清德、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忠勳致詞,並邀請到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等多位國際嘉賓線上演講。
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表示,今年大會主題定為「串接亞洲生技價值鏈」(Connecting the Asian Value Chain),旨在展示亞洲正在引領的創新、市場、供應、投資價值鏈,並與在地、國際、未來鏈結,將臺灣打造成亞洲生技領域的核心重鎮。
李鍾熙也表示,在為期三天的論壇中,大會規劃了多達25場主題演講,並首度舉辦「多國區域合作論壇(Regional Collaboration Forum)」,除了日本、印度、新加坡等亞洲國家,英國、澳洲、立陶宛也將分享該國生技產業生態環境發展特色。
副總統賴清德也以影片形式獻上祝賀。賴清德表示,疫情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也讓生技和資通訊(ICT)產業的結合更加緊密。展望未來,他期許在「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的基礎上,將台灣轉型成生技與醫療的研發中心,加速台灣生醫產業數位轉型,為民眾實現「Health for all」的願景。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忠勳表示,BIO Asia –Taiwan是全球BIO的一環,也是生技產業國際交流的重要平台。今年大會的主要活動,包含了「實體+線上」論壇與展覽、全球24小時一對一商機媒合平台、公司展望說明會等,期待參與者都能有所收穫。
開幕首場論壇中,特地邀請到發現iPSC(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而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山中伸彌教授,以「可負擔的iPS細胞」為題,介紹他所帶領的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基金會(CiRA Foundation),如何透過三種不同的策略降低iPSC的價格,縮小iPSC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距離。
接著,多名國際嘉賓也輪番演講,指出未來全球生技發展趨勢。默克全球首席科技長Laura Matz,分享「生物融合」(Bioconvergence)如何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個人化精準醫療大未來;IQVIA全球製藥策略副總裁Graham Lewis則預估,到了2023年,COVID-19將與流感同樣歸類為地方流行病,使得醫療保健與製藥業出現「新常態」。
德國資誠合夥人暨歐洲製藥、生命科學負責人Thomas Solbach則指出,未來的醫療保健將在個人化、預防醫學發展的推動之下,從「以病人(patients)為中心」轉為「以人(people)為中心」導向。
全球BIO生技協會政策長John Murphy表示,面對下一次疫情(包括可能流行的猴痘病毒),全球供應鏈如何保有應變的韌性,需要各國做單邊或多邊協議來維繫;Syneos Health亞太地區負責人與總經理Ken J. Lee提出,利用創新的研究設計、真實世界數據、去中心化、動態合約等四大支柱,來適當加速臨床開發。
歐洲規模最大綜合性半導體研究機構imec 研發副總裁Paru Deshpande,分享imec透過奈米晶片技術在醫療產業的應用,包括大腦神經探針、腸胃道微型感測器、新冠肺炎氣溶膠檢測等;Genomics England執行長Chris Wigley則表示,基因體研究與醫療體系的整合,能相互回饋,創造新的診斷與治療方法,落實到造福病患。
演講會後的媒體座談會中,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生物產協理事長吳忠勳、台康生技總經理劉理成、台杉投資生技事業負責人沈志隆,也針對上午議程如何呼應到臺灣生技醫療產業發展的趨勢分享見解。
李鍾熙表示,山中伸彌的演講凸顯了利用異體應用降低細胞治療,以及鬆綁學研界、更好地讓公益與營利結合,加速發展創新生醫技術的重要性;吳忠勳則指出,生物標誌(Biomarker)能夠更精準篩選受試者、進而加速臨床試驗的進展,甚至是讓成功上市的機會變得更高。
沈志隆則指出,Bio+ICT兩大產業在疫情下加速結合、創造更高的價值,但商業模式會是最大的挑戰;劉理成則指出,臺灣應該在疫情緩和下來時,深刻思考未來生醫供應鏈應該如何調整,才能更好地應對疫情下的供應斷鏈危機。
聯絡人:
蔡幸陵Daisy Tsai 0933-139647
daisy@taiwanbio.org.tw
Line ID: daisy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