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 Asia–Taiwan 2023 亞洲生技大會

BIO Asia–Taiwan 2023 亞洲生技大會

新聞中心

2021/7/23 ​聚焦先進免疫、細胞、基因治療! 生醫最新技術奪目

聚焦先進免疫、細胞、基因治療! 生醫最新技術奪目
2021 BIO Asia-Taiwan 亞洲生技大會》第三日
 
今(22)日,2021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邁入第三日,議程聚焦於「細胞激素療法」、「細胞與基因治療」、「不定腫瘤類型療法」、「加速滿足醫療需求:Biodesign在亞洲」、「亞洲生物經濟」等五大主題。
 
由生技中心共同主辦的「創新細胞與基因治療全球趨勢」論壇,技術處邱求慧處長特別致詞指出,台灣正積極建構細胞及基因治療供應鏈關鍵技術與生產能力,包含關鍵原物料、細胞載體、製程系統、智能化生產與品管流程等,並將CDMO列為重點扶植項目,提早布局產業供應鏈未來需求,協助台灣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打通最後一哩路。
 
而由中研院共同主辦的細胞激素療法,則邀請了三位唐獎得主,分享其廣泛應用於新冠藥物、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衰竭、風濕免疫的應用。其中岸本忠三分享,最近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授權的新冠治療藥物安挺樂Actemra(學名tocilizumab)。他表示這項藥物原先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幼年型原發性關節炎,近年經臨床實驗證實可治療嚴重的細胞激素釋放症候群(CRS)。疫情爆發後,研究團隊就推測此藥物對陷入細胞激素風暴的COVID-19也可產生療效,透過實驗獲得證實。隨後由默沙東共同主辦之「不定腫瘤類型療法」也顯示此種藉由掌握根本機制,可以開發出廣效治療方法的重要性。
 
而由臺北醫學大學共同主辦的「Biodesign在亞洲」論壇,史丹佛學者特別以印度與日本為例,說明Biodesign如何幫助在地克服不利環境,如藉公私協力及國際非營利團體參與,突破落後生態系的限制;也藉融入國際新創圈克服懼怕失敗的文化,另一方面則由以病人為中心的考量,克服白色巨塔文化。北醫吳介信副校長表示,北醫在推動醫學創新與生醫新創不遺餘力,與史丹福大學創新醫材設計中心(Stanford Byers Center for Biodesign)簽約,以打造創新醫療器材、讓醫務人員能具備前進醫療科技市場的能力為目標。
 

  • 論壇10:細胞激素療法的進展(Advances of Cytokine-based Therapeutics)
論壇10專注於探討細胞激素相關療法的開發與應用;特別邀請到2020唐獎生技醫藥獎三位得主——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總校教授查爾斯.迪納雷羅(Charles Dinarello)發表的主題是「IL-1抑制劑於發炎疾病的廣泛應用」,他提到IL-1抑制劑除了可用於治療急性及慢性發炎疾病,也可協助糖尿病患改善症狀、降低心肌梗塞的再發生率。英國牛津大學教授馬克.費爾德曼(Marc Feldmann)演講主題為「應用阻斷TNFα方式之免疫療法: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及放眼未來」。他提到合併使用抗TNF及抗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抗體藥物,未來可望完全根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岸本忠三(Tadamitsu Kishimoto)演講主題是「細胞激素IL-6:從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至CAR-T療法和COVID-19疾病」。6月底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和WHO陸續通過安挺樂Actemra® (tocilizumab)藥物用來治療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的緊急授權使用(EUA),更讓促發炎細胞因子在免疫發炎疾病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再次受到關注與討論。
 
大會也邀請到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分享其研究,並幫大家解析細胞激素療法的未來展望,發現檢查點抑制劑PD-L1的新功能,具有核轉錄活性並促進TNFα使腫瘤細胞焦亡(pyroptosis)。
 
  • 論壇11:先進細胞與基因治療(Advanced in Cell & Gene Therapies)
 
論壇11聚焦於已成為全球下一波備受關注新醫療策略的再生醫療(包含細胞與基因治療)。
 
本場論壇由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舉辦,由DCB執行長吳忠勳主持,並邀請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致詞,以及來自國內外的產學研醫、法規界代表進行演講。其中,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教授Dominic Wall、諾華細胞與基因治療國際市場總監戴崇德(Didier Dargent),分別介紹CAR-T細胞治療的演進、現今的種類,以及CAR-T相較於傳統藥物,在製程和運輸上更為複雜。DCB紀威光副執行長也介紹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他們和國衛院、工研院合作,運用精準醫療和患者資料庫分析,將Global H標靶CAR-T療法應用於胃癌治療的新策略。
 
此外,也邀請到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執行長劉明勳,介紹全球細胞及基因治療的法規批准現況,以及台灣也擬定新藥臨床試驗(IND)及查驗登記(NDA)管理加快審查計畫;IQVIA大中華區臨床營運副總裁Jennifer Mao,介紹去中心化臨床試驗、基礎建設與長期追蹤性研究,在基因治療的應用;也首次邀請到過繼性T細胞療法領域先驅——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Cassian Yee,介紹如何利用內源性T細胞(ETC),使癌症細胞療法變得更加精準。
 
  • 論壇12:不定腫瘤類型療法(Recent Development of Game - Changing Tumor Agnostic Therapeutics)
 
論壇12聚焦討論近年有望「顛覆傳統遊戲規則」的「不定腫瘤類型療法」。其係指可用於治療具有特定基因異常或分子特徵的腫瘤藥物,而不像傳統癌症治療多以特定癌種為適應症。
 
本論壇由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主持,邀請到台大癌醫中心院長楊志新、美商默沙東(MSD)觀察與真實世界證據中心(Center for Observational and Real-World Evidence)執行長Smita Kotari,以及MSD亞太區總裁Dorthe Mikkelsen,分享此類最新癌症法的開發。
 
論壇中的綜合討論,也將由台灣MSD行銷與公共事務主任Natasha Lai主持,邀請楊志新、台大藥學系兼任教授暨國際藥政法規科學研究平台主任高純琇,以及台灣MSD總經理崔在延進行討論,強調結合基礎研究及真實世界數據之重要。
 
  • 論壇13:亞洲生物設計-加速滿足醫療需求(Asian Biodesign - Accelerating to Meet the Medical Needs)
 
論壇13由臺北醫學大學與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共同合辦,探討「Biodesign」如何針對為滿足的醫療需求,加速醫療發展。論壇邀請到多位全球Biodesign的重量級人物分享,包括:史丹福大學醫學院(Stanford School of Medicine)的Biodesign講師Lyn Thayer Denend、史丹福創新醫材設計中心(Stanford Byers Center for Biodesign)副主任Ritu Kamal、史丹福創新醫材設計中心全球外展(global outreach)主任Anurag Mairal,以及日本醫療創投MedVenture Partners行銷長,同時也是日本史丹福Biodesign計畫主持人的Fumiaki Ikeno。
 
北醫大副校長吳介信表示,透過此論壇,能讓各界更了解如何透過Biodesign加速滿足醫療需求;北醫大為了在體系內導入Biodesign思維與醫材創新訓練,不僅與史丹福大學創新醫材設計中心簽約,同時也成為擁有全台最多GFIT國際導師(Stanford Biodesign Global Faculty in Training, GFIT)的大學。
 
此論壇最後的綜合討論,則由北醫附醫創新前瞻中心主任康峻宏、北醫GFIT國際導師吳孟晃醫師、安侯生技顧問總經理蘇嘉瑞,及STB第一屆學員——萊鎂醫執行長陳仲竹等人共同與談。
 
  • 論壇14:區域合作與生物經濟(Regional Collaboration of Bioeconomies)
  • 14,則邀請來自韓國、馬來西亞、日本、印度和台灣的代表,探討在亞洲區內從生技製藥到工業生技、農業生技等領域,如何共創出更完善的世界經濟。
 
  • 亞洲生物技術聯盟(AFOB)會長李文乾主持,並邀請來自亞洲各地多位生物經濟專家分享,包括來自韓國的產業經濟與貿易研究所(Korea Institute for Industrial Economics & Trade)的資深研究員Youn Hee Choi、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教授Mohd Ali Hassan、日本生物產業協會理事長暨大阪大學教授Takeshi Omasa,以及印度農業技術公司Tierra Seed Science創辦人Parthasarathi Bhattacharya。
 
  • 綜合討論,則由AFOB生技產業促進與生物教育部門主席Jung Keug Park主持,並邀集前述來賓,與泰國生物技術產業協會(ThaiBIO)理事長Watson Ariyaphuttarat、遠東新世紀研發副總廖瑞芬、AFOB生技產業促進與生物教育部門的Satyahari Dey等專家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