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 Asia–Taiwan 2023 亞洲生技大會
BIO Asia–Taiwan 2023 亞洲生技大會
≡
ENGLISH
中文
亞洲生技大會
關於亞洲生技大會
籌備委員會
國際委員會
聯絡我們
會場資訊
註冊方案
活動一覽表
註冊方案
論壇議程總覽
2023 活動一覽
2023 議程總覽表
2023 亞洲生技論壇
2023 公司展望說明會
2023 Focus Symposia
2023 區域合作論壇 (Regional Collaboration Forum)
商機媒合會
一對一商機媒合會
2023 參與公司名單
展覽資訊
展覽介紹
展覽平面圖
參展廠商列表
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媒體露出
2023/9 BioSpectrum: BIO ASIA-TAIWAN 2023 REPORT
2023/7/30 2023亞洲生技大會閉幕 規模創新高
2023/7/26 擁抱亞洲動能 2023 亞洲生技大會 規模更勝疫前
2023/6/28 2023亞洲生技大會7月26日登場 展覽、論壇規模更勝疫前 國際參與創新高
2022/6/8-「串接亞洲生技價值鏈」邁向國際創新融合之路
2021/11/4 亞洲生技大展生技產業龍頭650廠商、1600攤位 搶攻疫後千億商機
2021/7/23 聚焦先進免疫、細胞、基因治療! 生醫最新技術奪目
2021/7/22 疫情中生技產業再出發!生醫產業防疫能量整備
2021/7/21 《2021 BIO Asia Taiwan 亞洲生技大會》今開幕
2021/6/17 亞洲生技大會 「全線上」如期舉辦
2021/6/6 2021亞洲生技大會如期舉行 疫情中生技產業再出發
Banners
贊助與合作夥伴
贊助資訊
2022 贊助與合作夥伴列表
2023 贊助與合作夥伴列表
住宿&交通
住宿資訊
簽證資訊
展館與交通資訊
台北旅遊資訊
同期會議
亞洲生技大會
〉
關於亞洲生技大會
籌備委員會
國際委員會
聯絡我們
會場資訊
註冊方案
〉
活動一覽表
註冊方案
論壇議程總覽
〉
2023 活動一覽
2023 議程總覽表
2023 亞洲生技論壇
2023 公司展望說明會
2023 Focus Symposia
2023 區域合作論壇 (Regional Collaboration Forum)
商機媒合會
〉
一對一商機媒合會
2023 參與公司名單
展覽資訊
〉
展覽介紹
展覽平面圖
參展廠商列表
新聞中心
〉
最新消息
媒體露出
2023/9 BioSpectrum: BIO ASIA-TAIWAN 2023 REPORT
2023/7/30 2023亞洲生技大會閉幕 規模創新高
2023/7/26 擁抱亞洲動能 2023 亞洲生技大會 規模更勝疫前
2023/6/28 2023亞洲生技大會7月26日登場 展覽、論壇規模更勝疫前 國際參與創新高
2022/6/8-「串接亞洲生技價值鏈」邁向國際創新融合之路
2021/11/4 亞洲生技大展生技產業龍頭650廠商、1600攤位 搶攻疫後千億商機
2021/7/23 聚焦先進免疫、細胞、基因治療! 生醫最新技術奪目
2021/7/22 疫情中生技產業再出發!生醫產業防疫能量整備
2021/7/21 《2021 BIO Asia Taiwan 亞洲生技大會》今開幕
2021/6/17 亞洲生技大會 「全線上」如期舉辦
2021/6/6 2021亞洲生技大會如期舉行 疫情中生技產業再出發
Banners
贊助與合作夥伴
〉
贊助資訊
2022 贊助與合作夥伴列表
2023 贊助與合作夥伴列表
住宿&交通
〉
住宿資訊
簽證資訊
展館與交通資訊
台北旅遊資訊
同期會議
〉
ENGLISH
中文
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媒體露出
2023/9 BioSpectrum: BIO ASIA-TAIWAN 2023 REPORT
2023/7/30 2023亞洲生技大會閉幕 規模創新高
2023/7/26 擁抱亞洲動能 2023 亞洲生技大會 規模更勝疫前
2023/6/28 2023亞洲生技大會7月26日登場 展覽、論壇規模更勝疫前 國際參與創新高
2022/6/8-「串接亞洲生技價值鏈」邁向國際創新融合之路
2021/11/4 亞洲生技大展生技產業龍頭650廠商、1600攤位 搶攻疫後千億商機
2021/7/23 聚焦先進免疫、細胞、基因治療! 生醫最新技術奪目
2021/7/22 疫情中生技產業再出發!生醫產業防疫能量整備
2021/7/21 《2021 BIO Asia Taiwan 亞洲生技大會》今開幕
2021/6/17 亞洲生技大會 「全線上」如期舉辦
2021/6/6 2021亞洲生技大會如期舉行 疫情中生技產業再出發
Banners
2021/6/17 亞洲生技大會 「全線上」如期舉辦
2021/6/17 台北訊
亞洲生技大會
「全線上」如期舉辦
全球專家研討
「後疫苗」防疫策略
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今(2021)年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1),包含展覽、論壇、商機媒合、公司展望說明會,均將以全線上(Online)方式如期於7 月21-25日舉行,唯現場實體展覧,將延至今年11月4日至7日於原場地台北南港展覽館二館舉辦。
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表示,「疫情中生技更要挺身而出,危難中生技更須緊密合作」,雖然因疫情今年亞洲生技大會改採「全線上」活動形式,但超越時空、連結全球,透過線上論壇及互動展覽平台,各國與會者可進行一對一即時對談、電子名片資訊閱覽,線上展覽更包含視訊、通話及留言功能,在數位時代中,提供無國界之線上商機拓展。
李鍾熙指出,今年亞洲生技大會將邁入第三年,國際合作更進一步具體化,目前已有來自美國、加拿大、巴西、英國、法國、德國、瑞士、芬蘭、荷蘭、比利 時、澳洲、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菲律賓、香港等 17 個國家地區報名,另外也有歐美亞澳 500 餘家廠商參與線上展覽與公司展望說明會,盛況可期。
今年大會也擴大國際媒體推廣曝光,提早開放線上展覽及公司展望說明會預覽,並提前展開一對一商機媒合,讓與會者可以有充分的時間了解參與的公司,進行媒合或投資評估; 所有與會者可以靈活地選擇最佳時段參加媒合會,跨越時區及地域,創造更多疫後商機。
今年在「疫情中生技產業再出發」主題下,邀請國內外諾貝爾獎等級的生技醫 藥公衛大師、跨國藥廠及投資機構高層,百餘位重量級講員,在前瞻 2030 年, 創造突破性產業技術,分享全球抗疫策略及經驗、探討疫後生技產業大趨勢、 健康數據、基因及細胞先進治療、建立投資新生態系、促進國際合作及融入國 際價值鏈等重要議題,活動精彩可期。
今年亞洲生技大會邀請了許多位國際重磅講者,暢談「疫後生技新時代」,包括有「生醫愛迪生」之稱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及發明創業家,同時也是莫德納(Moderna)疫苗公司共同創辦人 羅伯特·蘭格(Robert Langer) ,將以「突破性科技創造與落實」為題現身說法,講述最新生技進展; 2020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將分享從發現病毒到治療的解決方案;而全球最大專業醫藥資訊分析公司艾坤緯(IQVIA)副總裁路易士Graham Lewis、PwC合夥人Claire Love等專家意見領袖,都將分享對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與投資的未來宏觀見解。
今年同樣熱議的「全球抗疫」專題,更邀請俄勒岡州立大學全球健康中心主任 紀駿輝(Chunhuei Chi)分析全球防疫現況,以色列衛生部國際司司長薩羅門Asher Yeshaihu Salmon 分享以色列全民防疫與疫苗施打的策略與經驗,台大李秉穎醫師探討台灣防疫現況展望; 其他議題也都將緊情中生技產業再出發」,從不同面向與角度,分享生技行業在疫情之後的發展新做法。大會也積極組織「亞太生技產業國際委員會」,加強與各國生技醫藥協會合作交流,積極邀請國外生技製藥、投資者、智慧醫材等產業與會,提升國際產業參與。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吳忠勳理事長也表示,推動生技產業國際交流合作是生物產協主要宗旨之一,在疫情中,更激發積極推動國內生技產業與國際接軌之熱忱,期望透過亞洲生技大會活動,持續引領生技產業於疫情中乘風破浪,提供台灣生技醫藥產業新一波國際合作及募資的機會,並提高我國生技產業界在國際的能見度。
目前大會活動開放報名中,預先報名優惠將至 7 月 18 日止,
網址:
bioasiataiwan.com
。